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体育协会门户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老体新闻 > 盟市体协

阿荣旗举行纪念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活动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0日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老年体协
A+ A-

      六月的阿荣山清水秀、生机盎然,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在阿荣旗委、旗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由460名北京知青捐款建立的北京知青石、北京知青林2018528日在那吉镇幸福广场落成。为纪念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旗老年人体育文化协会在那吉镇幸福广场举行《敬礼!知青石》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文艺专题演出。

  2018年69日下午,幸福广场彩旗飘飘、人头攒动、鼓乐声声,一条横幅悬挂在舞场中央,《敬礼! 知青石》几个大字赫然醒目,一幅楹联在会场两侧迎风拂动。岁月峥嵘知青风雨五十载,华夏腾飞北京阿荣共千秋。对联书法浑厚遒劲,夺人眼球。

  阿荣旗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秀军,阿荣旗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原旗委书记谭宏宇,原阿荣旗政协主席郭英,阿荣旗老年人体育文化协会主席孙成高、秘书长宋春江及北京知青代表徐大年、张广信、佟小环、齐玉敏、李玉英等出席活动。

  阿荣旗老年人体育文化协会孙成高主席首先致欢迎词。北京知青代表徐大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北京知青李玉英向旗委、旗政府致递感谢信。阿荣旗民间艺术团、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研修员王邦和向北京知青赠送书法作品。北京知青焉肃向阿荣旗老年人体育文化协会捐赠了100件文化T恤衫。

  下午16时,在老年大学的大合唱《重归阿伦河》、《中国知青之歌》拉开了演出序幕。精彩的《红歌联唱》、传统的东北二人转、戏曲联唱表演等节目博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新闻链接】

                                                             知识青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波澜壮阔。一时间,全国大中小城市初、高中毕业生走出校门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半个世纪过去,知青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作为有过知青经历的特殊群体来说,那段时光难以忘怀割舍。上至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知青莫过如此。

  本人也有过知青情结,19747月高中毕业后,插队阿荣旗音河公社五龙泉大队东队。由于从小经常接触农村的活计,加上年轻气盛, 在生产队劳动并未感到不适。而北京的知青则不然,在农村生活,劳动方面是白手起家, 刚到农村时竟把麦苗当作韭菜。

  1968年至1974年,音河公社五龙泉大队西队23名北京知青陆续返城,只剩4人(王燕成、王小明兄妹、孙京雄),支撑着知青点这个。生活的磨砺,北京知青已脱胎换骨,干起活来毫不逊色,埯种玉米时同老乡一样用手抓把粪。让我敬佩的是除为人谦和外,他们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1974年,生产队不通电,大队买了一台可控硅发电机。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大家束手无策。北京知青王燕成义无反顾地担起这份责任。冬季北方气温常常零下三、四十度,王燕成患有风湿性关节炎,他用麻袋将双腿包裹住,用发电机水箱余热做成土暖气取暖,每晚坚持发电3小时,工作结束时,他已变成雪人,老乡们无不感激他。他们和老乡的关系情同鱼水,谁家杀年猪、炖小鸡都把他们叫着。

  1968年下乡前夕,王燕成的父亲因文革历史问题逝世,几天后,他带着妹妹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音河公社五龙泉大队西队插队,当时的大背景,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卷入这场洪流。50年过去了,人们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意义评说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知青为农村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至少他们体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味到人性的光辉、纯朴、善良与包容。

  阿荣旗老年人体育文化协会举行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活动,与其说是一场专题文艺演出,无疑是当代年轻人不可或缺的一堂人生价值观教育课。得知阿荣旗举行知青石、知青林落成典礼,年已七旬身体患病的徐大年仍带领北京知青和朋友8人日夜兼程, 驱车几千里赶来参加。他说:踏上阿荣这片黑土地,我们是回家了。我们是阿荣的孩子。肺腑之言让人动容,可见北京知青对阿荣旗情有多深、义有多重。

  阿荣旗委、旗政府十分重视知青历史档案工作,2010年旗政协与北京知青编撰出版了50 万字书籍《知青记忆》,今年5月又在那吉镇幸福广场辟出一块土地,用于修建由460名北京知青捐款建立的知青石和知青林。如今,蓝天白云下,人们漫步滨河公园幸福广场,北京知青,情系阿荣19682018的原生态巨石矗立其间,周围,北京知青亲手栽下的50株白桦树、50株樟子松苍劲挺拔、郁郁葱葱。知青石、知青林落成了,北京知青的梦圆了。有人说它是一道风景;有人说它是一座丰碑; 要我说,它是32万阿荣儿女与1200名北京知青血浓于水的见证。